深化“放管服”改革,必須在“管”上創新,強化政府采購監管職能,實現政府采購的規范化管理。
加強內控管理 聚焦“兩責”落實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財政廳廳長龍正才談政府采購工作如何落實“放管服”
■ 本報記者 袁瑞娟
如何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將荊楚大地的政府采購工作做好做實?
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財政廳黨組書記、廳長龍正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深化“放管服”改革,必須在“管”上創新,強化政府采購監管職能,實現政府采購的規范化管理。
加強內控管理 提質增效
“政府采購是建設法治政府、廉潔政府的重要內容,做好新時期的政府采購工作,必須深刻領會黨中央的戰略部署,適應全面依法治國的新要求。”龍正才表示,加強政府采購內部控制管理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深化政府采購制度改革、實現政府采購提質增效的基礎性工作和制度保障。
據龍正才介紹,2017年,湖北省政府采購工作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堅持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圍繞“放管服”改革要求,寓政府采購制度改革于財政管理工作之中,以內部控制建設為抓手,加強政府采購基礎管理,強化預算單位、政府采購監管機構、采購代理機構各方的內控管理。積極推進依法行政、依法采購,強化財政監管職能,加強政府采購規范化管理,構建以結果為導向的政府采購監管新機制。通過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進政府采購擴面增量工作,強化以政府采購預算編制為基礎,按照“應編盡編,應采盡采”的原則,將屬于年度政府集中采購目錄以內或者采購限額標準以上的貨物、工程和服務全部納入政府采購管理范圍。2017年全省實現政府采購規模740億元,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加強政府采購內部控制管理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深化政府采購制度改革、實現政府采購提質增效的基礎性工作和保障。”龍正才強調,各地、各部門單位和各政府采購代理機構要提高思想認識,結合實際工作,以內部控制為抓手,加強政府采購基礎管理,落實政府采購內控管理的各項具體任務和措施,健全制度規則,從嚴管理,重點防控,切實提高政府采購內控管理水平。
據記者了解,去年,湖北省省級政府采購監管部門結合政府采購的法定工作職責,優化內部機構設置,細化崗位職責,明確責任主體,制定了《政府采購內部控制業務操作規程》,實現了政府采購標準化、規范化、痕跡化管理,將政府采購內部控制管理貫穿于政府采購監管的全流程、各環節,發揮內部機構、相關業務、環節和崗位之間的相互監督和制約作用,形成管理閉環效應。
“要高度重視政府采購內控制度建設,進一步提升政府采購活動的組織管理水平,加強財政資金使用效益。”龍正才提出,要以全面管理與突出重點并舉,分工制約與提升效能并重,權責對等與依法懲處并行為原則;以“分事行權、分崗設權、分級授權”為主線;以約束機制健全、權力運行規范、風險機制有力、監管問責到位為目標。嚴防廉政風險和機制法律風險,進一步落實政策功能,不斷提升履職效能。
放管結合 聚焦“兩責”落實
放而有序,管而有度。湖北省通過再造政府采購流程,推進放管結合的監管模式,建立起了結果導向型的政府采購管理機制,提升政府采購透明度。在政府采購預算執行中取消財政審核環節,確立部門的預算執行主體地位,財政部門依法加大監督檢查力度。
“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放管結合,要依法確定采購的主體職責和監管職責,聚焦‘兩責’落實 。”談起如何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龍正才表示,一是依法明確預算單位的主體職責和財政部門的監管職責,厘清責任邊界,確保主體責任落實。二是明確職責范圍。三是嚴格依法履職盡責。確保履行法定監管職責不缺位、不越位。
龍正才提出,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要創新政府采購監管方式,強化事中事后監管。為此,湖北省政府采購監管部門積極落實,簡化審批程序,將采購方式變更實行“一攬子”審批,進口產品采購實行清單管理。積極落實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實施意見,深入推進科技體制機制激發高校科研院所的創新活力,對省屬高校科研院所集中采購項目采取自行采購,進口產品實行備案制。此外,通過購買法律服務的方式,協調處理政府采購供應商投訴,形成良好的政府采購救濟機制,維護政府采購供應商的合法權益,降低政府采購監管部門的法律風險。
“為進一步提升政府采購監管效能,湖北省積極探索電子采購新模式,加強信息化建設, 構建政府采購信息化管理平臺。”龍正才介紹說,2017年“湖北省政府采購電子平臺”在省級試運行。目前,政府采購管理系統、信息發布系統、評審專家管理系統、電子交易平臺實現了采購計劃、采購結果、采購合同等的數據交換并運用大數據分析,將政府采購執行結果服務預算管理,實現政府采購與預算管理的融合。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